|
数字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做出了哪些变革?传统经济与其有何差别?基于数字经济的相关理论和发展实际,将传统经济与数字经济的特征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研究数字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变革性影响。 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特征分析,传统经济的组织形态以要素隔离的边界或以契约维系的跨组织网络为主,而数字经济以数据和信息链接的多形态组织和网络为常态。传统经济以单中心或多中心的大企业为重要微观主体,数字经济以平台企业为主导,例如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京东、滴滴等均是以数字平台为基础的世界顶尖企业,数字平台依托虚拟数字空间和广泛互联的网络,通过大数据和信息的传递来实现消费与生产过程的大规模协同,平台企业兼具企业和市场的双重属性,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容易出现“赢者通吃”的平台垄断现象。 在传统经济中,生产经营活动很难摆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影响,在数字经济中,数据和知识要素在获得授权之后可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复制、共享和重复利用,使得边际报酬递增逐渐成为常态,并且由于梅特卡夫定律的存在和影响,网络的价值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成正比,基于互联网的数字产业往往呈现出非线性递增的网络效应。 ![]() 交通、水电、邮政等是传统经济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关键,而数字经济则以互联网、移动基站、大数据中心和云平台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投资方向,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是激励创新、推动转型、促进发展的沃土,为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提供底层的数字支撑。交通基础设施有效压缩了传统经济中的时空约束,大大降低了地理边界的影响,有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数字经济中万物互联互通使得低成本甚至无成本跨越时空约束成为可能。 在消费模式上,传统经济以线下消费为主,数字经济中电子商务、数字金融和物流业的发展,使得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通过大数据技术挖掘、分析和匹配消费者的需求,利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优化交易和物流环节,促进了消费模式的变革。得益于大数据和搜寻引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于各种“长尾”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中小企业可以避免与大企业直接展开产品竞争,走差异化的道路,这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带来了新机遇。 数字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变革性影响 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在于,通过新技术和新产品获取利润和收益、通过新工艺和新流程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新配置和新组合扩大市场份额。数字经济发展并不会从本质上改变技术创新的目标,但是对技术创新要素、过程和方式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要素的影响,数字经济发展可以加快对其他其创新要素的改造与革新,数据可以动态联动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产生创新要素协同效应,在研发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投入过程中可以产生更多的数据资源,形成数据对其他创新要素的乘数效应,进而提升创新要素生产率。 2.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过程的影响,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技术创新成本和弥合技术创新的供需差距等方面。 第一,数字经济发展缓解了技术创新过程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大数据链接技术创新过程,增强了技术创新流程的可追溯性,数据上线、数据分析和数据反馈,有效解决了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过程的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数字化信息平台、大数据中心和信息云平台的设立,为企业提供了及时、前沿的技术信息,为缓解企业外部信息不对称创造了条件。 ![]() 第二,数字经济发展降低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3D打印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可以模拟物理研发环节,优化研发过程,降低研发成本;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可以对标准化和程式化的工作实现“机器代人"的替代效应,不仅可以提高精准度和创新效率,而且可以降低技术创新过程的人力成本;此外,数字经济具有显著的成本效降低应可以降低技术创新过程的搜寻成本、复制成本、追踪成本和验证成本,促进技术创新低成本的转化和高频次的传播,提高技术创新的收益。 第三,在数字经济条件下,通过对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的市场需求的快速捕捉和定位,企业可以更快更准的发现技术创新机会,进而弥合技术创新的市场供需差距,提高适应市场和面向市场的应用性创新的能力。 3.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方式的影响,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主体多元化、技术创新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形成数字创新生态系统。 ![]() 第一,数字经济时代,技术创新主体多元化,除政府、大学、研究机构、个人开发者和普通企业之外,数字平台企业成为一种充满创新活力的平台化的创新组织,例如美国的亚马逊、谷歌、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这是因为数字平台企业会带动大量相关和配套企业的集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搭建成长环境和平台,并且数字平台企业可以和政府、大学等其他主体进行互补合作,围绕技术创新进展开多种合作与互补的形式,形成技术创新合力和创新集聚效应。 第二,数字经济发展使得企业技术创新类型和方式多样化,微创新、云创新、创新网络、创新平台、创新生态等被赋予更广泛和更深刻的内涵,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迭代升级和有机融合将产生更多颠覆性创新,对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第三,数字经济衍生出由核心数字企业、卫星数字企业和高校科研院等为主体,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通过动态合作共同开展创新活动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系统内部信息快速扩散,以数据实现多元创新主体的有机连接,系统内部的创新资源流动更加顺畅,进一步拓展创新资源配置范围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并且促进创新方式的变革。 ![]()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差异 对于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和关键所在。由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雇员人数、资产规模、营业收入、企业管理以及组织结构上存在很大的不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上会呈现不同的特征。 1.融资约束困境 技术创新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一项投入高和不确定性大的活动,容易受到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的困扰,需要有稳定和充裕的资金投入为基础,而融资约束屡屡成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绊脚石”。中小企业在融资渠道、融资成本和融资机会上遭受的差别性待遇更是成为其对创新望而却步的主要理由。 2.信息不对称困境 通过上文的对比可以看出,相比于大企业,中小企业信息渠道有限、信息获取能力不足,常常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地位。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企业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信息不对称。 ![]() 3.创新人才困境 技术创新活动需要专业的研发人才和创新型团队的支撑,然而,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研发人才更缺乏,只有小部分的中小企业拥有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小企业的创新人才主要有两个来源:第一是从外部引进,以校园招聘、社会招聘以及猎头招聘等形式为主。第二是企业内部自主培养。 中小企业由于财力有限,缺乏具有竞争力的薪资福利待遇,很难招聘和吸引高层次的人才和专家学者,普遍面临创新人才难招聘,招来难留的困境,并且相比于大企业,中小企业的创新人才流失率更高,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的创新人才困境。很多中小企业的内部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专业培训不充分,对人才的自主培养不够重视,内部创新人才的素质难以进一步提高,没有形成有效的传、帮、带机制,由于创新人才不足导致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力。 ![]() 4.活跃基数不足困境 数字经济时代,新成立的中小企业往往具有较高的技术创新活跃度,这是因为:一方面,新成立的中小企业,往往是捕捉市场新的商机而成立,通常具有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例如滴滴打车基于大数据技术来匹配乘客和司机、支付宝基于数字金融和移动互联网来方便支付,这些公司立足于新时代和新技术,保持蓬勃的技术创新活力。另一方面,新成立的中小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将很快走向衰败,难以在市场上立足。因此,新成立的中小企业往往技术创新活跃度较高。 |